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91篇
  免费   13136篇
  国内免费   7937篇
耳鼻咽喉   1130篇
儿科学   1799篇
妇产科学   799篇
基础医学   8912篇
口腔科学   2212篇
临床医学   14092篇
内科学   12293篇
皮肤病学   1199篇
神经病学   3782篇
特种医学   48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518篇
综合类   31402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预防医学   12448篇
眼科学   1652篇
药学   14265篇
  154篇
中国医学   12403篇
肿瘤学   6773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3364篇
  2021年   4600篇
  2020年   4266篇
  2019年   2666篇
  2018年   2897篇
  2017年   3657篇
  2016年   3057篇
  2015年   5093篇
  2014年   6457篇
  2013年   7723篇
  2012年   10977篇
  2011年   11617篇
  2010年   10184篇
  2009年   8809篇
  2008年   9277篇
  2007年   8756篇
  2006年   8051篇
  2005年   6503篇
  2004年   4867篇
  2003年   4496篇
  2002年   3741篇
  2001年   2944篇
  2000年   2226篇
  1999年   1053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8篇
  196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为复制出更加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促进其深层次的研究,作者通过对现有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机制,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拟定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并进行中西医动物模型吻合度评价。结果显示缺乏胆碱的乙硫氨酸补充饮食(CDE)食物诱导法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较高,操作简便死亡率小,但其造模过程并未涉及中医致病因素。分析可得现阶段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虽然众多,但大多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低,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目前单纯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多用来研究中药、西药的药效和机制,无法满足中医药理论中辨证论治的要求,只有符合中医病证特点、与临床病证特征基本一致的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是研究中医病证本质的有力工具和研发创新中药的有力手段,因此建立能够同时体现急性胰腺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复制出更加真实、准确、全面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吴茱萸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6%A;3~4 min,6%~10%A;4~7 min,10%~12%A;7~8 min,12%~14%A;8~13 min,14%~15%A;13~15 min,15%~20%A;15~18 min,20%~30%A;18~21 min,30%~49%A;21~25 min,49%~51%A;25~27 min,51%~73%A;27~30 min,73%~80%A;30~31 min,80%~100%A;31~32 min,100%A),流速0.4 mL·min-1,柱温35 ℃。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检测范围m/z 100~1 200。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参考文献数据及对照品确认,对吴茱萸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定性分析。结果 从吴茱萸70%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39个、黄酮类19个、柠檬苦素类12个、酚酸类20个和有机酸类2个;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准确归属了26个化合物。结论 吴茱萸药材化学成分类型多样,极性差异大,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药材样品中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该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吴茱萸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解析,为该药材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梅花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梅原产中国,其栽培应用历史悠久,品种复杂繁多,现代研究将梅分为果梅与花梅两类,品种达数百个之多。但关于古代文献中统究竟以何种颜色梅花入药为佳,以及药用梅花类群与植物系统学的关联性等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正本清源,笔者对历代本草中梅花的基原、品质与产地变迁进行了考证,发现传统的药用梅花主要为绿萼梅和白梅花,并得出药用梅花来自真梅系花梅,其中绿萼梅属于绿萼品种群,药用白梅花则对应玉蝶品种群及单瓣品种群的结论。梅的产地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生汉中川谷”,即今陕西南部地区。宋代之后,由于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梅的产地从陕西不断南移至长江、洞庭湖区域;至明清时期,广东、海南地区也有梅的分布的报道。至近现代,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药用梅花的产区已由四川及江浙一带,逐步变迁至目前的安徽皖南地区。该文对药用梅花的基原考证及产地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为梅花的正本清源、药用梅花类群的明确和其进一步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添加外源性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滇重楼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室温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须根施用量自然腐解对滇重楼根系菌根侵染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施加不同须根量自然腐解处理对滇重楼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无显著性影响,与侵染强度存在部分显著性差异;滇重楼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须根施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叶绿素总量最大降幅达78.7%;滇重楼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种保护酶活性反应程度不同,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最大增幅达181.6%和200.0%;在滇重楼根系中上述6种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减少,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最大降幅达44.6%和69.7%;不同须根处理会降低滇重楼活性成分的含量,4种皂苷总含量降幅最大达58.9%,总皂苷含量最大降幅达46.9%。结论 须根自然腐解会影响滇重楼的根系土壤微生物环境、减少滇重楼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破坏滇重楼细胞稳定性等,干扰滇重楼的生长发育,降低其药用成分含量,导致滇重楼发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究患枯萎病菊花与健康菊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方法 以患病菊花植株和健康菊花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样本的细菌16S rDNA和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枯萎病的发生降低了菊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但对根际土壤中的真菌α-多样性无明显影响。菊花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微生物中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占比高于患病植株,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占比低于患病植株(P<0.05)。菊花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占比分别为27.49%,14.53%,11.94%,而健康植株镰刀菌属真菌占比分别为0.47%,1.01%,0.67%。菊花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会出现细菌性致病菌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和菊迪基氏菌属(Dickeya),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硝化类细菌、解毒类细菌、光合细菌等丰度高于患病植株。结论 患有枯萎病地块菊花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并大量富集镰刀菌属致病真菌和积累果胶杆菌属与菊迪基氏菌属致病细菌,而健康菊花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有益菌占比明显高于患病植株。  相似文献   
996.
More than 14,000 people die from invasive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of the urinary bladder ye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Cyclooxygenase (COX)-inhibiting drugs are emerging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in TCC. The optimal in vitro or in vivo systems to investigate COX inhibitor antitumor effects have not been def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COX-1 and COX-2 expression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COX inhibitors in human TCC cell lines (HT1376, RT4, and UMUC3 cells) and xenografts derived from those cell lines. COX-2 expression (Western blot,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high in HT1376, modest in RT4, and absent in UMUC3 cells in vitro. Similarly, COX-2 expression was noted in RT4 but not UMUC3 xenografts. COX-2 expression in HT1376 xenografts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vitro. None of four COX inhibitors evaluated (celecoxib, piroxicam, valeryl salicylate, and NS398) reduced TCC growth in standard in vitro proliferation assays at concentrations that could be safely achieved in vivo (< or =5 micromol/L). Higher celecoxib concentrations (> or =50 micromol/L)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d apoptosis in all three cell lines. Celecoxib or piroxicam treatment in athymic mice significantly delayed progression of HT1376 xenografts, which express COX-2, but not UMUC3 xenografts that lack COX-2 expression. In conclusion, standard in vitro assays were not useful in predicting COX inhibitor antitumor effects observed in vivo. Athymic mice bearing TCC xenografts provide a useful in vivo system for COX inhibitor studies.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justification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COX inhibitors as antitumor agents against TCC.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遴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两位录入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Egger检验以评估发表偏倚,若存在发表偏倚则进一步运用剪补法评估偏倚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8个研究,包括4 3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相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组在有效率、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率存在发展偏倚,运用非参数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未对结果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结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998.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难治病,致病因素多样,脑肠轴学说的提出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对通过脑肠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从脑肠轴学说出发,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机理,以期将现代理念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组织的损伤及适应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7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将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和造模组6只。采用“电刺激跳跃法”建立大鼠跟腱末端病模型。4周后处死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以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信号积分光密度值进行评估。结果:纳入动物8只,进入结果分析8只,无脱失值。两组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跟腱、纤维软骨、钙化软骨、跟骨及腱骨关节面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积分光密度值表达造模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33.16±147.95,2.95±2.80;157.50±88.28,12.98±3.78;212.26±150.21,22.71±15.90;126.06±98.15,13.26±4.57;427.89±288.73,46.67±21.13,P<0.01或P<0.05),而在骨髓腔及腱围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差异不显著(767.62±495.15,466.79±275.08;940.80±596.84,625.98±254.71,P>0.05)。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大鼠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明显表达,大部分区域和对照组大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双重作用,它除了介导组织的损伤过程外还对末端区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改变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新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目的 观察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RET #)、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 (CH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 (MCVr)及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 (CHCMr)等网红参数在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铁剂治疗中的动态变化 ,确定骨髓对铁剂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Advia 12 0血细胞分析仪对 1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网红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铁剂治疗后 ,网红参数RET #、CHr、MCVr于第 4天明显升高 (P <0 0 1) ,第七天恢复正常 ;血红蛋白于第 14天明显升高 (P <0 0 1) ,第 2 8天恢复正常 ;CH、MCV、CHCM于第 2 8天明显升高 (P <0 0 1) ,第 4 9天后恢复正常 ;RDW于第 7天明显升高 (P <0 0 1) ,14天后又逐渐降低 ,第 12 0天恢复正常。结论 网红参数RET #、CHr、MCVr可作为评价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后骨髓对治疗反应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